瀝青路面由于其行車舒適性較好,后期養護成本較低,施工工期短等諸多優點,現已廣泛用于國內省干線公路的修建。瀝青在后期使用過程中會出現各種病害,對路面出現的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不及時進行養護維修,不僅對影響路面的美觀,更會影響到行車舒適性及安全性,甚至因此造成交通事故,威脅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列舉瀝青路面見常的一些病害及處理方式,供大家進行參考學習瀝青網sinoasphalt.com。
瀝青路面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病害是多種多樣的,如:擁包、泛油、裂縫、松散、沉陷、坑槽、波浪、啃邊等。如不對這些病害及時進行處理,隨時時間推移,這些病害會演變得更為惡劣,加上后期雨水的滲入,風沙的腐蝕,從而導致路基甚至路床的損壞,加大了后期維修的成本。因此在這些病害發生的前期就要及時處理,防止病害的擴大。
擁包:擁包的產生主要有三種因素,一是在攤鋪瀝青路面時局部遺留瀝青較多沒有進行移除或找平,形成擁包。對這類擁包可直接鏟除或者銑刨即可。二是由于路面在鋪設時使用細集料過多產生擁包,可對擁包直接進行銑刨處理,銑刨后應使用原擁包位置低于原路面不小于10mm。然后再對原路面進行攤鋪,即先撒布一層瀝青粘層再撒料3~6mm厚石屑,利用壓路機進行碾壓至規定強度即可。三是如果是因為路基不穩定導致路面產生擁包,則在對路面進行銑刨完成后,要將路基一同挖除,然后依次重新鋪筑路基、路面。
泛油:泛油是由于瀝青路面在攤鋪時瀝青混合料中油石比過大,導致攤鋪之后粒料間縫隙過小,瀝青溢出路面。經車輪奪過后形成車轍,以及雨水不能及時排出路面從而對路面進行損壞。對于泛油可將原路面刨除,換填油石比小的瀝青混合料即可。
裂縫:路面裂縫可分為不同狀況區別對待,如因熱脹冷縮產生裂縫(通常表現為縫寬小于2mm),可以不作處理,待氣溫升上來時裂縫就會消失。對于縫寬大于2mm小于4mm的,可通過預防性養護,在原有路面上加鋪罩面層來進行維護,對于縫寬大于4mm小于10mm的,要進行擴縫清理,然后采用正確的填縫工藝進行填縫,對于縫寬在10mm以上的,要進行開槽灌縫修補工藝。即要先將縫邊緣的路面進行刨除,然后進行清理,將路面吹干,在原縫處先涂抹瀝青粘層,再使用與原路面同等材料進行灌縫,結束之后進行反復碾壓,灌縫材料要高于周圍路面3mm,使其邊緣貼合,表面平整光滑。
松散:瀝青路面松散主要由于施工時瀝青油石比過小,致使瀝青與集料之間的粘結力偏低造成的,或者施工時氣溫較低,混合料在鋪筑時內部縫隙過大,后期在車輛反復作用下致使路面出現松散,或者在進行混合料拌和時粒料上包裹有粉塵,使粒料與瀝青之間粘結性變差,從而出現混合料松散,以及其他原因導致的路面松散現象。
對于路面松散病害的修補傳統方法上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原有路面上鋪酒新的瀝青油以及撒布石屑等粗集料然后反復碾壓,這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原路面的材料,但是由于其對于修補后的路面質量無法保證,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現已基本淘汰。第二種是將原已出現麻面范圍內的路面進行切除,重新鋪筑與原路面相同的瀝青混合料。
這種養護的方式對于工程質量可以得到保證,對于不合格的基層也可以進行挖除修補。但是這種養護方法需要全部挖除原路面,對于刨除的原路面材料只能丟棄,浪費了資源,另一方面換填的路面影響了行車的舒適性。在傳統的維修基礎上隨著技術的進步,瀝青路面的熱再生技術目前開始被廣泛應用于路面的維修當中來,它可以很好的將以上兩種維修方式的優點結合起來,既能充分利用原路面材料,又可以充分保證修補后道路的施工質量。
沉陷:沉陷主要是由于基礎承載能力下降,由路面本身荷載或者行車荷載的垂直作用造成的路面不均勻的下陷,按其成因主要可分為路面沉陷及反射沉陷,前者主要是瀝青面層由于鋪筑時使用不合格材料,或者后期行車過程中造成的,后者主要是由路基在鋪筑時處理不當,后期產生病害,從而導致路面沉陷。
對于單純的路面沉陷根據沉陷大小來分別進行處理,如果沉陷較少前期可進行簡單預防性養護,加鋪瀝青保護層。如果沉陷較大,可將路面沉陷部分全部刨除,重新攤鋪新的瀝青面層。對于因路基的原因造成的必須將路基連同面層一并刨除,根據路基情況必要是可采用打樁(可以了解北京天璣科技智能打樁系統)固基措施來加強路基的穩定性,然后按照規范重新鋪筑路基及路面。
坑槽:坑槽按其表現主要可以分為路面上表面層坑槽,上表面層及中面層坑槽以及路基原因產生的坑槽。對于不同的坑槽表現及產生的機理也不盡相同,上表面坑槽主要是由于鋪料時瀝青混合料處理不當,集料間粘結力不足,縫隙過大,經過雨水行車荷載等作用產生的較淺較小的坑槽,其深度一般小于5CM;
而對于上表面及中面層坑槽,其產生主要是由于路面中某一塊路面縫隙過大,雨水灌入滯留其中,經行車荷載作用下形成較沉的坑槽,其深度一般小于10CM;而因路基原因產生的坑槽,是由于路基在鋪筑時沒有及時處理好,后期地下水侵入對其進行步損壞,表現為翻漿較為嚴重,產生的坑槽也較沉,一般大于10CM。
對于上表面產生的坑槽或者中面層產生的坑槽采取保溫車或者瀝青修補車直接進行路面的修補即可,對于因基層損壞而產生的坑槽則要先將損壞部位路面及路基全部鏟除,然后先采取措施加固地基,繼而再鋪設路面面層。
波浪:瀝青路面表面產生的輕微的,連續的等距離的起伏。主要成因是路面是路面泛油處理不當,瀝青油偏多,細料過少,骨料少?;鶎优c面層結合不夠好等原因,后期經過行車推移擠壓后形成的。處理方式如果是路基與面層結合力不夠好形成的,則要將路面全部刨除,在路基上涂瀝青粘層,重新按要求攤鋪瀝青路面。如果是面層細集料過多產生波浪,則可將面層刨除過后,改用合適的瀝青混合料進行攤鋪。
啃邊:瀝青路面產生啃邊主要是由于路面與路肩過渡不平穩,鋪設路面時對于邊緣壓實度不夠,路基寬度不夠等。對于啃邊后期可以通過采用粗集料加固路肩。保持路肩應有的橫坡,路面與路肩銜接平順。適當加寬路面或路面基層,并設置路緣石。如果出現大面積啃邊,應進行修補,其修補方法與處治坑槽方法基本相同。